1.灌漿料的泌水和離析
配制流態(tài)灌漿料時,如果灌漿料黏聚性和保水性差,各材料組成的均勻性和穩(wěn)定性的平衡狀態(tài)將被打破,灌漿料在自身重力作用和其它外力作用下產(chǎn)生分離,即為離析。如果拌合水析出表面,即為泌水。通常,泌水是離析的前奏,離析必然導致分層,增加堵泵的可能。產(chǎn)生灌漿料泌水和離析的原因及對策:少量泌水在工程中是允許的,而且對防止產(chǎn)生灌漿料表面裂縫有利。
原因對策:
(1)砂率偏低或砂子中細顆粒含量少,使灌漿料保水性低,砂子含泥量大易產(chǎn)生漿體沉降,即“抓底”。提高砂率,降低砂中含泥量,合理的砂率能******灌漿料的工作性和強度。
(2)膠凝材料總量少,漿體體積小于300L/m3,摻加粉煤灰,特別是配制低強度等級的大流動性灌漿料,粉煤灰摻量應適當提高。從而提高其保水性。
(3)石子級配差或為單一粒徑的石子。調(diào)整石子級配,單一粒徑的石子應提高砂率
(4)用水量大,使灌漿料拌合物粘聚性降低。提高外加劑減水率或增加外加劑摻量,減少用水量。
(5)外加劑摻量過 大,且外加劑含有泌水的成分。減少外加劑或在外加劑中增加增稠組分和引氣組分,提高灌漿料的粘聚性,防止泌水和離析
(6)由于儲存時間過大,水泥中熟料部 分已水化,使得水泥保水性差,外加劑中復合增稠組分和早強組分。
(7)使用礦渣粉或礦渣硅酸鹽水泥,本身保水性不好,易泌水、離析提高水泥用量或粉煤灰用量,減少礦渣粉用量,或更換水泥品種。
2.灌漿料的滯后泌水
滯后泌水:是指灌漿料初始時工作符合要求,但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后(比如1h)才產(chǎn)生大量泌水的現(xiàn)象。其產(chǎn)生的可能原因為:砂率偏低、外加劑緩凝組分較多等。產(chǎn)生滯后泌水的原因及對策:
(1)真實砂率低,砂含石過高:提高砂率,增加真實砂含量
(2)砂子中細顆粒含量少:提高摻合料用量,做必要補充
(3)石子級配不合理、單一粒徑:提高砂率2--5%
(4)水泥、摻合料泌水率大:更換水泥、摻合料;外加劑中增稠組分
(5)粉煤灰顆粒粗、含碳量高:更換粉煤灰
(6)低強度等級灌漿料:采用引氣劑或提高膠凝材料用量
(7)高強度等級灌漿料:減少外加劑摻量或減少外加劑中緩凝組分
(8)罐車中有存水:在裝灰前倒轉攪拌罐,將存水排放干凈
(9)不明原因:改變外加劑配方或采取以上綜合措施